昆明青少年心理咨询:孩子花钱大手大脚怎么办?
昆明德福心理咨询分支机构隶属于 北京德道幸福生活心理医学研究院(简称:德福北京心理咨询)是个在中国(现存,2001年注册)从事心理咨询的机构;个在中国能治愈抑郁症、强迫症的心理咨询机构;个在中国快速解决婚姻情感危机,追回男女朋友的咨询机构;个在中国能解决厌学、早恋、生育高智商宝宝的心理咨询机构;个在中国能让精神病康复的心理咨询机构;个在中国有完整的属于自己的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咨询机构;个在中国有特的治疗方法和手段的心理咨询机构;个在中国设立分支多的心理咨询机构。随着德福品质的不断发展,德福将陆续在全国省会城市增设分支机构,为当地人民带去的心理咨询服务。
你肯定对下面这几句话,特别熟悉:
“这个这么贵,买了能干嘛?”
“咱家也不是富裕人家,有吃有喝就好了,其他的都没用。”
……
在《说说而已》中,一个网友也有这样的困惑:“我现在是一个大二的学生,比较注重外表,所以总是想买漂亮的衣服鞋子,还有比较好的护肤品。说是牌子,其实都是很平价的那种。
但是我爸爸却认为,学生就该穿得朴素,鞋子不破洞就不能换,我很难过,因为我想在美的年纪里展现出美的自己。
或许有些父母会以为这样与孩子沟通,孩子会更懂得节俭。”
父母与子女往往秉持着不同的消费观念,这很正常。
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,拥有秉持滞后消费观念的父母,对孩子而言,有时则是悲剧。而有很多中国父母的问题就好像这位大二学生倾诉的一样:太过节俭。
鞋子穿到脱胶了才能扔;袜子破了洞换只脚继续将就;衣服旧了能挡风就行;出门打车决不允许;饭菜合不合口不重要,能吃饱就行。
在他们眼里,万般皆下品,省钱好。
节俭本是美德,可凡事要有个度,节俭过度就成了抠门。
孩子小时候从来不给零花钱;买什么都抱怨贵;孩子表达正常需求,可能还要被骂。
孩子立后想替孩子省省省,总觉得自己多省一点,孩子就能轻松一点,做个体检不愿意,买个保险还生气。
苦难从来不是美德,时时觉得自己很穷则是的痛苦。
而斤斤计较、爱贪便宜的家庭走不出胸怀博大的孩子。
时时被教导要省钱的孩子,长大后会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:一花钱就有负罪感,买东西也只买便宜的,即使富裕了,也很难改变自己的这种贫困思维。
孩童时期,碰上舍不得花钱的父母,孩子会受很多委屈。
朋友小时候,家里很穷,所以她妈妈过得很节俭。
每次买菜,都会让别人多送;难得买一次水果,都会因为一两毛钱和别人吵架。
有时候,妈妈带她和妹妹去澡堂,也会想办法逃票,要么是趁着人不注意,妈妈让妹妹和自己去,要么是和别人说好话,说孩子小,洗不了多长时间。
有一年冬天,她实在身上痒痒,想洗澡,就让妈妈带她去。妈妈骂骂咧咧带着她,进了澡堂,当然只付了一个人的钱。
结果那天,洗澡时遇到了同学,她的妈妈认出之后,一直在和这个同学抱怨:“才洗了一个月,就又要来洗澡。”
那时候,她觉得既尴尬又委屈,但却不敢开口说一句话,深怕一开口,忍不住哭出来。
成年后,她妈妈过来和她一起生活,经济已经改善,但是她妈妈思维却转不过来。
每次给孩子买礼物,她的妈妈都会说浪费;
带孩子去吃肯德基,她妈妈却指责自己惯孩子;
坏掉的水果,也舍不得扔,得吃掉。
虽然和妈妈多次沟通,但就是没有用。有一天,朋友带着自己的孩子和妈妈一起去游乐园,本来三张票已经买好了,她妈妈却坚持要退两张:她妈妈不进去,孩子可以跟着人堆偷偷进去。
尴尬、耻辱、恐惧,朋友仿佛回到了小时候,那一刻,她突然大发脾气:“妈,我们已经有钱了,现在我们要用钱买脸。”
有太多的父母,如朋友的妈妈一般,即使贫困的状况已经改善,贫困的思维却无法改变。
但正如网友说得那般:“在同一个地方吃同一种苦,其实是种愚蠢。”
一心盯着存款有多少的父母,大多会牺牲生活质量来省钱。
之前有人在网上吐槽家事,说自己的父母太过节俭,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苦恼。
“结婚以后,和媳妇一起在南方某城市买了房。媳妇体贴,答应让我在老家的父母过来跟我一起住,但矛盾也由此产生:
在家里,媳妇有时开着灯看电视,我爸妈会下意识地把灯关掉;
媳妇开车上班,父母就在后面跟着唠叨,认为油钱太贵,应该坐公交;
周末出门,打出租也不行;
剩菜舍不得扔,体检不愿做,旅行就更没可能。”
网友说,自己和媳妇努力工作,就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,但他的父母搞得他们像还没脱贫。
沟通多次也没有用,这些事闹得媳妇也很不开心。
节俭不仅苦了自己,也让一起生活的孩子受委屈。
作家连岳曾讲过自己小时候的故事:他从小就寄住在外婆家,但是他的外婆是一个很节俭的人。在他外婆看来,连岳的存在是一个“额外的粮食消耗者”,所以很不喜欢他,每次吃饭,只要连岳多吃菜,他外婆就会闹情绪,用白眼瞪他。
连岳说,这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困扰。他很抑郁,但又不知道做什么,只能写信给父母,说自己在外婆家不开心。写完之后,又自我怀疑,怎么可以说外婆坏话。
成年后的连岳才发现,当年自己没有错。他说:
节俭不会让社会进步,消费才会:每个人都不消费,生产力还怎么进步?工业革命怎么会发生?如果是那样,你恐怕还生活在点煤油灯的时代。
节俭作为一种美德被代代传颂,但人们却没想到,节俭的意义是什么。
物质极度匮乏,人们只能节俭。生计都难以解决的父母,爱孩子只能靠本能。
但当经济条件已有所改善,过度节俭就不再值得提倡,该提倡的是适度消费,以及为了自己的欲望去奋斗的精神。在正常欲望没有满足之前,过度压制只能造成悲剧。
作家埃德加·布莱索在一个故事中说,如果孩子从小就把自己当成一个‘穷人”,她一辈子都会是个“穷人”。
这里的穷,不仅仅指物质上的匮乏,还包括生活中的压力感和不确定性。
《鹦鹉螺》杂志发表过一篇题为《为何贫困是一种疾病》( Why PovertyIs Like a Disease )的文章来分析贫困心理。
作者库珀40岁,年薪超过70万美元,担任过投资银行的经理,还是杜鲁门项目的成员。
表面上看,他事业有成,家庭幸福,是典型的成功人士。但不为人知的是,他总有一种非常强烈的不安全感,常常自我质疑,充满焦虑,不敢要小孩,因为总觉得钱还没有攒够。
他在文章中指出,长期处在贫困之中的人,会对生活中的困难反应过度,无法考虑长远打算,特别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短期的事情上。
美国《今日心理学》杂志也有文章表达了同样的观点——穷养孩子难翻身。
穷养出身孩子往往丧失了“轻松感”,因为从小不仅缺少金钱,也缺少来自家庭的认可和支持。
处在压力的环境下,他们无论做什么都战战兢兢,害怕出错,怕别人看不起自己。
当然,会花钱不是瞎花钱,摆阔绰,而是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,用物质优化自己的生活。
就好比:十五块钱和一千五百块钱一件的衣服,应该买哪一件?
太过节俭的人,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喜欢不喜欢,而是十五块钱和一千五百块钱,都是穿一年,但是一千五百块钱的扔了会觉得可惜,十五块钱的就随便扔。
即使很喜欢一千五百块钱的款式、颜色和质地,也不会买下这件衣服。他们一心想要省钱,不会考虑一千五百块钱的衣服,每一次穿可能都觉得开心,这笔钱,不仅买了一件衣服,还买了一年的开心。
当然,我不是苛责父母,现实生活中,有很多父母省钱,是为了孩子。他们想给孩子买房子压力小一点,生孩子的压力小一点,为了孩子情愿牺牲自己的生活品质。
但缺衣少食的年代已经过去,现在的生活是,适度消费,才更有乐趣。
比省钱更重要的,是加强孩子的财商教育
有调查显示,与日韩、越南等国家相比中国父母给孩子的零花钱多,但金钱教育也是为落后的,仅有15.6%的孩子非常清楚自己的钱花在了哪里,19%的孩子选择将钱存进银行。
而在德国,有50%的孩子对于自己的钱有明确的规划。
究其原因,是中国很多家长自身都不会理财,甚至活了半辈子还是日光族,又怎能将合理的理财观念传递给孩子呢?
世上懂理财的当属犹太人。
犹太家族送给孩子的份生日礼物便是股票,这是犹太父母特的理财教育。
从小让孩子了解金钱、管理金钱,当孩子有初步的概念后便会给孩子制定详细的理财规划。犹太父母还喜欢设计一些小游戏,让孩子懂得理财的逻辑并培养孩子们的金钱意识。
“付出劳动,获得回报”,犹太人建立起“有偿回报机制”,让孩子帮助父母做家务,来换取零花钱。
他们认为这不仅是一种理财教育,更是对孩子人格的培养,即“珍惜你的劳动,重视的你劳动”,认真付出,就会获得报酬和回报。
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能力为孩子购买股票,其实对于孩子的财商教育,是为孩子树立一种正确的金钱观念,这些从生活中的言谈举止就可以做到。
与其说:“太贵了,咱家买不起”,不如告诉孩子,咱们家每个月都有预算,下个月给你买;或是这个玩具适合年龄大一点的孩子玩儿,等你过生日妈妈送给你作为礼物,即让商品变成期待;
与其说:“咱家穷,只能靠你好好上学,将来才能赚钱养家”,不如询问孩子真正喜欢什么,想要成为怎样的人,以及家里可以为你带来什么,即父母是你后盾并非财神;
与其说:“学习好就行,其他你都不用管”,不如告诉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,增加体育锻炼,即作为家中一份子,要共同为家庭出力。
穷养本身并不是问题,怎么穷养,才是问题。
真正的穷养,是让孩子明白想要得到就得付出,即使生活不富足也不要丧失勇气;而不是跟孩子哭穷,让他过早感受到生活的沉重和辛酸,为了金钱抹杀自己的情绪和欲望。
应当教会他如何“给予”和付出,让孩子明白钱不仅仅是满足物质需求,而是自食其力,自信而勇敢地面对今后的生活。
查看全部介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