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形修剪
红椎苗木移栽成功且林分郁闭度达到一定程度后,下部枝条会呈现衰弱状态,此时应及时将其剪除干净,并开始间伐。根据红椎林栽植密度和生长状况选择不同的间伐方法,如有病虫害侵害的林木,则需要采取卫生伐的方式。
病虫害防治
红椎树常见的虫害有地老虎、蟋蟀和白蚁等,可用敌百虫喷杀;常见的病害有晚疫病、早疫病和灰霉病等,除了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外,还应注意及时摘除发病的老叶、病叶和病果侧枝,并进行集中烧毁或深埋。
造林时可以选择混交造林技术,将红椎苗木与其他苗木杂混在一起造林,构建多功能、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混交林体系,有效防止松毛虫等害虫的滋生和侵害。杉树、马尾松、油杉等针叶树种和火力楠、格木等阔叶树种都可与红椎木混交,具体的混交方式应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等来决定,使混交而成的树林之间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和谐关系,生物的多样化发展,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。基础造林工作完成后,可以在红椎树林生长到一定程度时进行阶段性的间伐,并清理树林中的枯枝败叶,给健壮的红椎树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,为红椎树的生长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,从而进一步提高红椎树林的木材质量,提升区域经济效益
在种植红椎前,一定要全面了解红椎的生长特性,选择合适的种植地,设置合理的栽植密度。基于红椎喜欢湿润、温暖的习性,在丘陵盆地区域,一般选择东南坡、南坡以满足其光照条件,确定好栽培地后,需要将周围的灌木丛清理干净,并采取穴状整地的方式。一般采用栽植或移植的方式造红椎林,栽植时选用生长健壮、根系发达、无病虫害和无机械损伤的两年生营养杯苗,同时对幼苗进行精细化处理,剪除其大部分叶片和过长的根系。栽植时要注意植株带有一些泥土浆,将有机肥施于穴中后回填表土,幼苗的原始生长状态,并将坑中石块清理干净。种植工作好在雨天进行,若是在干旱天气种植,则要注意及时浇灌以提高成活率。
采种
红椎树生长1年后,会长出果实,成熟后会在深褐色的总苞处掉落。这既是红椎树的果实,也是用于种植的红椎树种。果实成熟掉落后需要迅速采摘,并用沙藏的方式储存起来,为避免受到虫害侵蚀,还需适时喷洒杀虫剂并进行风干处理,避免红椎果实在沙藏的过程中腐烂。采种完成后需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,一般用湿润的沙层来催芽,一层种子盖一层沙,堆砌在沙床之中,在上面的一层沙子上覆盖一层稻草或保护膜,起到良好的保湿作用。待种子萌发后移栽至圃地苗床的营养袋中培育。
红椎的生长特性
红椎属常绿乔木,阔叶树种,树皮呈灰褐色,果实为卵形坚果,内含丰富淀粉,是的饲料制作材料。我国的红椎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,生长速度快。红椎喜潮湿的气候环境,适应于红壤、砖红壤和黄壤等酸性较强的土壤,不适应石灰岩碱性土壤、砂质土、贫瘠的石砾土、土层薄的重壤土或排水不良的土壤,但在较为贫瘠的酸性土壤中也能生长,并起到改善土壤的作用。因此,在种植红椎时,应选择光照充足、降水较充沛的迎风坡,这样有利于加快其生长速度,充分红椎木材的质量。
红椎在我国的种植历史悠久,根据相关资料文献考察,红椎在我国种植始于汉代,当时作为供奉树种由蕃国进贡到汉朝皇宫,后传入民间。初的红椎树主要分布于河南、安徽一带,后随着历史变迁在民间广泛相传。原产于南非的红椎树种适合在高温高热的地区种植,且多采取人工种植的方式,因而中原地区的红椎树种大都显得矮小,难以实行大面积种植。而且当时的红椎林主要用于观赏或植被绿化与遮阴,并未体现出商业价值。后来,我国广东、广西等地区由于夏季高温高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很适合红椎的生长,因而成为我国大的红椎种植区
红椎树是比较昂贵的树木,其树木成形后是用来做家具的木材,像比较好的门窗,和船舶都是用的红椎木制造成的。不仅如此,红椎树结的果实因为含有丰富的淀粉,营养价值颇高,还可以用来食用。可是红椎木的生长过程比较缓慢,一颗的红椎树从育苗到生长成形,大概需要25年的时光。因此从红椎树幼苗的时候就要精心呵护栽培,那么红椎树该如何育苗呢?
红椎种子的采集要挑选在红椎林中向阳的、树干通直、性状良好、无病虫害健康状况良好的树种作为采种母树,在每年果实成熟的11-12月份之间,采用呈现黑褐色的、光滑、大粒的坚果作为的种子。对于所采集回来的种子要能够展开对病虫的消杀和预防处置,种子中主要虫害为象鼻虫,可以通过敌敌畏进行消杀,也可以通过用温度45~60度的热水将种子浸泡15min的方式处理。其次是对于消毒后的种子进行阴干,采用沙藏的方式,先在室内铺一层可用手抓成团的湿沙,然后一层种子一层沙的方式层层堆放,确保厚度达到7cm左右。后是将贮藏好的种子放置在通风性良好的库房。
营养袋育苗技术。红椎幼苗是喜阴不喜阳的植物,因此在夏秋做好适当的遮阳处理,采用70%的黑网进行遮阳苗木存活率高。同时要根据幼苗生长期、基质干湿情况和天气进行适量浇水,前期要多浇水,浇透基质,保持营养袋基质湿润。在生长后期要控制浇水量。晴天要多浇水,阴雨天气少浇水或者不浇水。在移苗后的15d内其能够生长出新的根系,在1个月左右芽苗可以抽稍生长。此时要求能够对红椎木的营养袋进行养分的添加,确保土壤中微量元素能够满足红椎的生长需求。一般是使用浓度3~10g/L的复合肥或磷肥,每隔1周到10天追肥一次,肥量逐渐增加。同时注意做好幼苗期的病虫害的防护管理。在幼苗出现病害症状初期,立即使用1%波尔多液喷洒,确保不会使得苗木立枯病大面积蔓延;虫害则采用乐斯本、杀虫王等药液防治。幼苗生长过程中,若发现基质容器中由杂草,要及时除草。除草前后都要喷水,尽量避免松动幼苗根部泥土。而当营养袋育苗后的红椎幼苗长到30cm以上时,即表示可以进行分床炼苗,通常是在阴天或者傍晚揭网炼苗。